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跨界合作!8月6日,茅臺集團與綠地控股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與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在簽約儀式上,丁雄軍表示,綠地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值得茅臺學習。
(相關資料圖)
那么問題來了,深處地產行業的綠地正備受沖擊,而茅臺又能向綠地學到什么呢?
綠地已涉白酒但產品鮮見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在品牌國際化、項目建設專業化、經營資源市場化、產業轉型數字化、金融、酒文旅、康養和科創等領域深化合作,并探討研究各類型跨界聯動項目。
對此,丁雄軍表示,茅臺堅持做好“酒主業、酒旅康養、綜合金融”三大主業,積極探索新領域、新賽道,不斷拓寬茅臺產業寬度,持續推進茅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
與之對應,張玉良認為,茅臺積極擁抱全球化、數字化,在企業文化、數實融合、科創、金融、康養產業方面成績突出,成效明顯。張玉良稱,綠地控股集團重點發展與高品質生活息息相關的中高端消費業態,這與茅臺的企業使命不謀而合。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共同推動雙方高質量發展。
面對上述戰略合作,外界更多的是好奇,白酒一哥與地產商能夠擦出怎樣的火花?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貴州茅臺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并沒有明確指出此次簽約對方主體是誰,僅僅給出了一個“綠地控股集團”的稱呼。目前,上市公司綠地控股(600606)全稱為“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綠地控股旗下還有一家直接持股95%的“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有限),雖然都是綠地控股帶集團的稱號,但兩者卻是有著上下級隸屬的關系。
進一步來看,早在2018年7月,綠地有限就曾設立瀘州綠地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酒業),經營范圍包括白酒生產、包裝、銷售等。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綠地有限持有綠地酒業70%股權,瀘州白酒金三角酒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30%;綠地酒業注冊資本高達10億元,但實繳資本僅有1500萬元;按照股權關系來看,綠地酒業為上市公司綠地控股的孫公司。
回溯到2018年3月,瀘州市政府與綠地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綠地將對兩江新城長濕新城片區、沱江新城高鐵片區進行統籌規劃、整體建設及運營;5月,綠地控股集團表達了想要持續布局產業多元發展的決心,有意進軍酒業;6月,瀘州市與綠地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把“川酒”寫進雙方合作的顯要位置,將共同出資組建綠地酒業集團。
彼時,為了加強合作,時任瀘州市商務局(酒類產業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的游進,甚至掛職綠地酒業總經理。在剛成立時,綠地酒業對外公布發展預期為:3年內銷售收入實現50億至100億元,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達到200億至300億元的經營目標。要知道,要達到200億元以上銷售規模的體量,那將是洋河股份、瀘州老窖這樣級別的酒企。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目前,綠地酒業旗下擁有國福、瀘州液、瀘州春等品牌,涵蓋醬香、濃香中高端系列酒。
不過,在市場上和各大宴席場合,卻鮮有看見綠地酒業的相關產品。在京東平臺上,53度500ml裝的國福醬酒標價2499元/瓶,評價條數為0;52度500ml裝的瀘州春標價668元/瓶,有4條評論;瀘州液則有兩條購物鏈接,分別是39度和52度500ml裝產品,標價分別為668元/瓶和698元/瓶,兩條鏈接共有1條評論。
此外,綠地酒業的微信公眾號或是疏于維護,最近一條信息發布時間還要追溯到2022年10月16日。
2021年10月,有投資者曾通過互動易平臺向綠地控股提問,瀘州綠地酒業的白酒是否面對普通消費者銷售、購買渠道有哪些、是否有在各個網絡購物平臺上開直營店計劃?對此,綠地控股表示,目前,綠地瀘州酒業旗下產品主要面向公司客戶及團購渠道。
茅臺能向綠地學到什么?
作為集團旗下核心資產,貴州茅臺2023半年報業績持續走高,讓一眾酒企眼饞之余卻又充滿無奈,畢竟這是白酒行業中的唯一。
8月2日晚間,貴州茅臺披露2023年半年報,今年1~6月期間,該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約億元,同比增長約二成。貴州茅臺表示,來自直銷渠道的收入大幅增長,“i茅臺”成為茅臺數字營銷的典范和主陣地。另一方面,線上平臺銷售擴大背景下,茅臺期末應收賬款同比增長超五成。
不過,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第二季度中,貴州茅臺實現凈利潤152億元,環比下降約27%;第二季度公司凈利率為%,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在貴州茅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第二季度末北上資金持股比例同比下降,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減至貴州茅臺的7%。
財大氣粗的茅臺,自然也有“拽”的本錢,并朝著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布局。今年5月,貴州茅臺曾公告,擬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分別與招商局資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等合伙成立兩只產業發展基金,每只基金認繳總規模為億元,公司出資50億元,公司每只基金首期出資20億元。
對于這筆投資,丁雄軍表示,參與設立基金主要目的就是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優勢,提升資金的收益率,為全體股東創造價值。茅臺產業基金的運作也離不開各位股東的支持,歡迎各位股東、投資者為基金推薦優質項目,實現資源共享。
盡管如此,貴州茅臺設立產業基金的這條議案卻并未“俘獲”部分中小投資者的心,在股東大會表決中,該議案遭遇多達6141萬反對票,反對比例達到20%。
再回到綠地,丁雄軍在簽約儀式上指出,綠地控股集團成立30年至今,已連續12年成功入圍世界500強,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值得茅臺學習。下一步,希望雙方強強合作,發揮資源互補的疊加效應,在發展上實現戰略共進、業務互惠、品牌共贏。
那么,貴州茅臺能向綠地學到什么呢?
受地產大環境影響,綠地控股業績也處于下滑之中。據2022年年報披露,綠地控股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55億元,同比下降%;實現凈利潤億元,同比下滑%。2023年上半年,綠地控股營業收入為億元,同比下降%;實現凈利潤億元,同比下降%。
綠地控股表示,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房地產市場繼續陷入低迷,行業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觀。受制于各種內外部因素,綠地控股主要經濟指標同比仍然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穩增長、調結構、提質量、促轉型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據2023年一季度財報,綠地控股的短期借款合計約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億元,期末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有億元,綠地控股資金壓力頗大。
但在酒店旅游領域,綠地控股似乎有一定規模,自2018年起,旗下酒店旅游業進一步向“酒店、旅游、會展”轉型升級。酒店方面,綠地控股現擁有“鉑瑞”、“鉑驪”、“鉑派”、“柔和”、“魔奇”等十大品牌序列,截至2022年12月底,該公司擁有營運酒店47家,客房總數12874間;另外,由綠地控股投資和管理的酒店項目已遍布國內及亞洲、澳洲、美洲、歐洲等全球多國約100 座城市。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