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近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建院初始版”老門診大樓煥新啟用,作為“1號樓 醫療/醫技樓”,將結合“2號樓 醫療/科教樓”不斷拓寬醫療服務空間,以“一切為了孩子”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1號門進入,映入眼簾的噴泉池背后便是這次全新啟用的“醫療/醫技樓”,這是25年前兒醫中心建院時啟用的門診大樓,伴隨近年來的醫院設施提升,這幢老門診大樓也經歷了3年整新,如今全新開放。
門診大廳明亮而寬敞,保留了原有主體建構和通透的玻璃屋頂,依舊給小患者以“城堡”的感覺。老門診重新啟用,功能卻有很大變化,將檢驗、放射、藥房、門診治療等各項醫技服務整合在一起,同時保留部分掛號收費窗口、設置出住院辦理中心。
(資料圖)
這棟樓一層除了急診、預防接種評估門診和脫敏門診,不再設立臨床就診診間,所有的門診臨床診室依然保留在“2號樓 醫療/科教樓”,這樣提升區域辨識度,也很大程度優化就醫流程體驗,讓家長和孩子少跑腿、快就醫。“原來我們做心臟彩超要出這棟樓,走到另外一棟樓去做。現在能在門診樓里做檢查,方便很多。”患者家屬唐先生告訴記者。
整合后的變化具體有哪些?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急診辦公室副主任鄔宇芬介紹:“以前普通的超聲檢查在門診放射科,但兒醫中心心臟彩超體量比較大,所以心臟彩超單獨放在心臟大樓,現在把所有超聲檢查整合在一個區域,醫生門診看完后,家長就可以在手機上直接預約。另外一個變化就是原來的檢驗科急診、門診是分割的,現在則采用“背靠背”的模式,當急診量大時,門診檢驗科可支援,門診量大時,急診可補充。”
需要提醒患者家屬的是,原來獨棟設立的門診藥房也同步搬遷到全新的老門診大樓,不僅讓患兒和家屬少跑腿,全新上線的藥房智能分揀系統也大大縮短了取藥排隊的等候時間。
代替傳統的人工揀藥模式,目前高效的揀藥方式由一臺全自動的加藥機械手完成,比如一個處方10種藥品,可以在10秒內能完成所有的分揀和傳輸過程,“紅顏色顯示有張處方到了,我們按下相應標識,將處方單和藥品一起放在小筐里,放在軌道上,軌道會自主識別該去哪個窗口,非常智能化,病人到了后,一刷卡就可以拿到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藥劑科主管藥師蘇夏珺一邊演示一邊介紹。
作者:浦東發布
編輯:朱偉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