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宣告破產,在法律上意味著公司終結,對債務人,對公司都是有法律意義的。宣告破產需要按照法定的流程,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那么,在法律上,宣告破產有什么意義呢?
【資料圖】
法妞網友咨詢:
宣告破產有什么意義?
張善偉律師解答:
破產法規定,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后,債務人稱為破產人,債務人財產稱為破產財產,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稱為破產債權。這些特殊稱謂,是對破產清算程序目標的特別宣示,即破產人以其全部破產財產對全體破產債權為清償。
破產宣告,就是法院對債務人具備破產原因的事實作出有法律效力的認定。破產宣告是一種司法行為,它產生一系列法律效果。這一司法行為和它的法律效果,構成了破產法上的一個重要事件。這一事件標志著破產案件無可逆轉地進入清算程序。債務人無可挽回地陷入破產倒閉。因此,破產宣告的法律制度,在破產法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善偉律師補充:
有利于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和規則。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必須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則,破產制度就是保證被淘汰的企業能夠順利地退出市場,從而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有利于維護市場經濟正常秩序、化解金融風險。在市場經濟中,債務的正常清償是經濟流轉和市場信用的保障,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內容。在破產機制建立之后,如果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可以通過破產制度及時地對其進行重整、清算,早發現、早治理從而可以起到防范金融風險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和規范國企改革。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社會保障立法、建立健康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遏制各種逃廢債行為。有利于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完善破產法對于整合社會資源,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