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近期,美豆油制生物柴油的需求從不樂觀轉向樂觀,美豆油觸底反彈,內盤油脂跟隨美豆油反彈。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油脂基本面仍受產量增加和需求不佳的影響,疊加原油走勢轉向,所以油脂這波反彈高度有限。
近期,生物燃料行業和石油行業共同游說拜登政府取消電動汽車行業提供的生物燃料政策激勵,美國卡車服務站及運輸中心協會以及美國燃料銷售商協會均呼吁白宮提高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摻混量。
徽商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郭文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市場交易拜登政府放棄將電動汽車行業納入美國生物燃料摻混項目,提高生物燃料的摻混目標,有利于美豆油制生物柴油的投料需求增長,美豆油大漲帶動國內油脂市場情緒。6月14日是美國政府發布最終摻混決定的最后日期,市場已經先行交易利好預期,需警惕最終方案中生物柴油摻混義務不及預期導致利好出盡的風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福能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馬曉魯介紹,美國農業部發布的6月供需報告顯示,美豆出口下調、庫存增加,阿根廷產量減少,美國和巴西大豆期初庫存增加被阿根廷大豆庫存減少部分抵消,整體對價格指引有限。對于美豆豐產的利空前期已落于盤面,但是新一輪天氣題材已經開啟,美豆仍有反彈空間。
“考慮到目前市場對可再生柴油產能擴張的預測,要么可再生燃料標準(RFS)的授權必須大幅增加,以適應可再生柴油生產的繁榮,要么必須在其他地方減少生物質柴油的供應。因此,市場對根據6月美國環境保護署最終方案折算的生物質柴油最高需求總量有上調預期,利多美豆油制生物柴油的消費?!睎|海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劉兵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受生物柴油題材影響,市場對厄爾尼諾可能造成東南亞棕櫚油減產的擔憂也在升溫。郭文偉表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正式確認今年已經進入弱厄爾尼諾模式,而且今年冬季很可能發展成為中等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厄爾尼諾帶來的東南亞高溫干旱對棕櫚油產量不利,引發市場擔憂。不過,受影響的是2024年棕櫚油產量,主要體現在對市場情緒的提振上,難以扭轉近期棕櫚油增產的壓力。
馬曉魯分析稱,目前棕櫚油處于增產季節,5月底印尼大幅下調6月上半月的毛棕櫚油參考價,定在每噸811.68美元,體現出印尼促進棕櫚油出口的意愿,印尼棕櫚油庫存端面臨壓力較大。6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局發布的數據整體偏空,馬來西亞5月底棕櫚油庫存為169萬噸,高于市場預期;毛棕油產量較4月增加26.8%至152萬噸,出口環比下滑0.78%。在競品油脂的低價沖擊下,棕櫚油的性價比被打壓,預計棕櫚油將繼續面臨轉弱的壓力。
菜油方面,記者了解到,2023/2024年度全球菜籽增產預期不變。其中,加拿大菜籽產量預期同比增加130萬—2030萬噸。然而,5月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AAFC)預期2023/2024年度菜籽產量同比相差不大,約為1840萬噸。據劉兵分析,因為加拿大2023年的菜籽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后期AFCC產量預期上調的概率較大,這將增加菜籽和菜油預期的供應壓力。上周,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將2023/2024年度菜籽產量從之前的540萬噸下調至490萬噸,主要是考慮厄爾尼諾給澳洲帶來的干旱影響。
“此外,近期菜油和菜籽大量到港,壓榨廠開機率回升,國內菜油供應依然寬松,并且機構上調今年歐盟菜籽產量,預計基差還有下行空間。此外,菜油處于需求淡季,還在累庫階段,價格難有大漲。”馬曉魯補充說。
展望后市,郭文偉認為,國內油脂供應仍然寬松,5月進口大豆到港1200萬噸,6月、7月月均到港預估為900萬噸,國內油廠開機高企,周度大豆壓榨量達到200萬噸,豆油產量激增,庫存將快速累積。雖然5月國內棕櫚油去庫速度較快,但是6月、7月買船較多,后期到港增加,棕櫚油去庫放緩,產地棕櫚油正處在復產周期,面臨累庫與出口壓力。整體上,國內大豆大量進口,棕櫚油進口增加,菜油供應充裕,國內油脂供應增加的格局預計不變。
在馬曉魯看來,短期油脂走勢或有分化,在美豆天氣炒作和生柴政策的預期下,豆油短期相對較強,棕櫚油因產地庫存回升表現較弱,豆油和棕櫚油價差有擴大趨勢。不過,中長期來看,今年油脂板塊缺乏持續上行的動能,除非美豆種植區天氣長期干旱,后期市場可重點關注美豆種植情況以及厄爾尼諾對油脂油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