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針對商標惡意搶注處理是怎樣的
遇到惡意搶注商標應該:首先,將糾紛交給專業的律師進行處理,畢竟知識產權的專業性較強,而一般商家無力應對這樣的問題,請律師助自己維護合法權益,如果真正構成侵權,也必須等待法律的確認,以法律的處理結果為準。其次,選擇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解決。
(相關資料圖)
首先,將糾紛交給專業的律師進行處理,畢竟知識產權的專業性較強,而一般商家無力應對這樣的問題,請律師助自己維護合法權益,如果真正構成侵權,也必須等待法律的確認,以法律的處理結果為準。
其次,選擇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解決。其實,惡意投訴者本身存在惡意,并不敢正大光明地主張權利,與被投訴的商家相比其更不愿意到法院訴訟,因此,無須擔心訴訟帶來的不利后果,更不能選擇私了,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走法律途徑,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后,對惡意投訴者進行警告,如果惡意投訴者的行為給自己造成損失,將追究投訴者的法律責任,使投訴者不敢利用隱蔽的身份造謠滋事,擾亂商家的正常經營。
商標惡意搶注的法律救濟之對注冊商標數量的限制
“惡意商標”人的一大特點是同時注冊大量商標,利用商標的廣泛覆蓋性,以概率的形式謀取利益。而我國《商標法》對于申請人申請商標的數量并沒有規定,致使惡意申請人以極低的成本大量注冊并占有商標,造成普遍性危害后果,對此,《商標法》應作出積極回應,一個商事主體注冊商標必須貫徹必要性原則,限制同一注冊商標的數量,堵塞惡意注冊的漏洞。
商標惡意搶注的法律救濟之完善無效商標救濟制度
《商標法》規定,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但在實際中,對于“欺騙手段”和“不正當手段”的認定卻非常復雜,在主觀上認定“惡意商標”人的“惡意”更難,《商標法》應細化“惡意商標”的認定條件和認定程序,對“惡意商標”行為給予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如果在注冊的商標發現被他人搶注的那么可以到商標局進行投訴,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不會被認同,經過調查取證惡意搶注的行為,會被停用商標,商標的注銷只需要帶相關的資料到商標局辦理就可以注銷了。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侵犯商標權的處罰措施有哪些
商標惡意搶注調查報告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