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相關資料圖)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營造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河南、法治河南的濃厚輿論氛圍,省委政法委“中原盾”開設“深化‘三零’創建建設平安河南”專欄,深入報道全省各地各部門堅定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領全局、統攬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具體推進“三零”創建工作,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激發出的熱情干勁,轉化為忠誠擔當、履職盡責,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實踐。
立足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打出提質增效“組合拳”
平安和諧,是民生之要、發展之基。“三零”創建開展以來,河南省各地政法機關立足推進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堅持向創新要效率,積極探索新路徑新舉措,重點推進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不斷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力量,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最大限度把各類風險和矛盾問題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創新機制,助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原告賈某等人經他人介紹從安陽趕到外省為被告張某某從事挖掘機工作,任務完成后,賈某等一直未拿到工資,張某某也玩起了“失聯”。
接到案子后,立足“方便、快調”調解理念,本著為雙方降低訴訟成本的原則,安陽市龍安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工作人員,最終通過“多元調解小程序”進行網上簽字和線上調解,幫助身處兩地的當事人遠程解決了糾紛。
為及時化解各類基層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各地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整合資源,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新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工作質效。
信陽在全市建立“全域受理全域辦理”一體化服務機制,實現了法律援助案件“全市通辦”,讓群眾跨區域也能獲得法律援助,讓法律援助申請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轉變。截至目前,信陽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共受理、轉辦跨區域法律援助案件52件。
臺前縣孫口鎮建立“四巡防控”機制,即“值班線上巡、走訪徒步巡、出警車輛巡、群眾打更巡”,巡防隊員進村入戶開展平安建設宣傳,針對鄰里、婚姻家庭等常見多發糾紛,抓早抓小、應調盡調,及時就地予以化解,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修武縣創新“1349”化解法,即一套體系、三級聯動、四位一體、九調銜接,推廣調解前置機制,把每一起矛盾糾紛都引導進入調解程序,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探索成立修武縣人民調解協會,用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全面打造“品牌”調解室,建成“窩哥”工作室、啟照調解室、領頭調解室等社會化個人品牌調解室22個。僅2022年,該縣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216起,滿意率達89.6%,“有事先調解”在全縣蔚然成風。
許昌市建安區法院將“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融入區委區政府訴源治理體系,向矛盾糾紛源頭發力,形成了“對接信訪、縱到村居、橫到行業、交叉輻射”的調解體系。
專項行動,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各地政法機關立足職能,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不定期開展專項行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夏季人們衣著單薄,手機等物品大都放在隨身包內,無形中給不法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條件。連日來,我省各級公安機關全警動員、全力以赴,縱深推進“豫筑平安”專項行動,緊盯最突出的違法犯罪、制定打擊整治方案,加大巡邏力度,全力守護夏季平安,守護轄區平安穩定。
司法實踐中,執行難問題是公平正義“最后一公里”上的痛點。為全面提升執行質量、效率、效果,自今年3月起,全省各級法院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統一號令、統一行動,打響“豫劍執行”攻堅戰,攻克了一批“急、難、愁”案件。
在“三夏”關鍵時節,全省政法機關深入貫徹中央、省委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職能作用,傾力護航“三夏”,龍口奪糧,確保顆粒歸倉。
扶溝公安交警全員上陣,在縣域3個高速路口及縣界6個交界點,會同交運部門加強道路交通疏導,落實好農機綠色通道政策,凡入扶溝收割機,確保暢通無阻。在糧食收購點、倉庫等交通易堵點,安排專人負責疏導交通,最大限度預防道路交通事故。
洛寧縣檢察院積極組織黨員干警和文明志愿者服務隊隊員,會同兩任駐村書記和隊員,奔赴底張鄉西磨頭幫扶村,加入該村“三夏”搶收搶種服務隊,幫助群眾搶收搶種。
蘭考縣司法和信訪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優勢,組織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對土地糾紛等農業生產糾紛進行排查,以案釋法、強化引導,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5月份以來,共排查調處涉農矛盾糾紛266件。
群防群治,基層治理迸發新活力
基層社會治理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冷暖,“小治理”關乎“大平安”。基層實,百姓安。全省政法機關高度重視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增強社會治理合力。
在澠池縣,一支活躍在社會基層的“仰韶義警”隊伍,已經成為該縣基層管理的“生力軍”、社區民警的“好幫手”、治安聯防的“順風耳”。該隊伍吸納村組干部、網格員快遞員、律師、治安積極分子及退休民警等人員400余人,活動足跡遍布大街小巷、企業小區等地,協助調解民間矛盾糾紛20余起,走訪重點單位200余家次,接受群眾法律咨詢200余次。
濮陽市積極籌建平安志愿服務四級組織,在市級層面成立平安志愿者聯合會,全市共招募登記平安志愿者18萬余人。廣宣傳、化糾紛、促和諧,在該市平安志愿者聯合會“平安志愿,服務有我”口號的號召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員聚集在一起,為平安濮陽、發至濮陽建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鄭州創新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形成“一格一干多專多群”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建成“一中心四平臺”,實現市域內各類風險事件在線感知、多元共治。
駐馬店先后發動50萬余名職工、青年、婦女等參與社會治理,還發動“五老”力量參與糾紛化解、治安巡防,涌現出黃帥調解團、志昂調解室等一批知名調解組織。
鶴壁推行“網格化+積分制”治理模式和“戶團工作法”等村民自治制度,成功創建5個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鄭州航空港區建立群防群治隊伍,專職巡防隊員聯合轄區志愿者常態化開展“平安365”打更行動,持續守護鄭州航空港區平安幸福。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