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職場就像一個復雜的江湖,你不僅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人,還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事。近年來,不少與求職內容無關的問題被寫進一些企業的招聘要求中。現實的職場招聘中,性別、年齡、地域甚至口音等各類歧視無處不在。那么遇到就業歧視我們應該怎么辦,怎么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妞網友咨詢:
遭遇職場歧視怎么辦?
律師解答:
職場歧視實際上并不少見,職場人或多或少都有見過或經歷過,其種類也很多,常見的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學歷歧視等等,除此之外,地域歧視在現代社會依舊很常見。職場歧視,讓本來就屬于弱勢群體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發展受阻,甚至連競爭的機會都被剝奪,慢慢地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
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因此,教育背景、工作經驗、職業技能、職業規劃、性格特點等應該告知公司,但對于與勞動合同不直接相關的信息問題,求職過程中勞動者有權拒絕。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律師補充:
遭遇職場歧視時,記錄下遇見的職業性別歧視事件,包括事件發生的日期、地點、人物、時間以及可能的目擊者。如果可能的話,讓目擊者寫下他們看到,或聽到的事情。同時,保存好相關物證,比如招聘說明,勞動合同,工資單,包含歧視信息的郵件、錄音等,并把一切記錄和證據保存在家里或其他安全的地方。然后先爭取單位內部解決。如果在公司內部難以得到解決,可以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可以咨詢工會與婦聯或者向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舉報投訴,如通過當地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窗口,勞動監察大隊,維權熱線等,必要時進行勞動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律師結語:
想要公司發展得更好就必須要廣納賢士,不拘一格,將員工和公司的發展方向與規劃相互關聯,共同進步,這樣才能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