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2023
科技探索如在黑暗中追光,唯有堅持,才會看到希望。
(資料圖)
本次主題:點亮精神火炬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都是科技創新的推動力
是科技強國的奮斗者
他們刻苦攻關、勇于創新
他們拼搏奉獻、敢為人先
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不同的領域
做著不低調的事
綻放著絢麗的光彩
今天是第七個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五位
懷柔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
↓↓↓
孟 才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特聘青年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國科學院特聘骨干。主要從事加速器物理設計相關工作的研究。曾參與中國科學院先導科技A類專項CADS注入器I的物理設計及調束工作,國際首次實現超導Spoke超導腔串的帶束運行,調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負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及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直線加速器物理設計。2018~2020年連續3年獲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優秀青年人才”。
沈海華
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軟硬件安全、AI安全、智能硬件設計等研究。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軟件著作權5項,其中ZL**1.6入選百件優秀中國專利。2017年先后獲得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8年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9年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二等獎等。
嚴國富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博士研究生在讀,高級工程師。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民營科技發展貢獻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23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獎7項”(其中兩項為銅獎)。擁有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件,并將專利技術轉化成100多個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國內二十多個省市。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多篇。參與行業標準研究3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團體標準各1項。
顧 奇
中科院百人,基金委優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雙聘研究員。2013年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國家理科基地班”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2017年畢業于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獲得材料化學博士學位。主持多項科研項目,包括中科院A類先導“器官重建與制造”中生物墨水和打印裝置方向負責人,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負責人,院裝備項目負責人等。
喻佳俊
首都師范大學科學教育專業,碩士學位,中共黨員,北京市骨干教師,曾任懷柔區第二小學科學教師兼科技輔導員,現任懷柔區教科研中心小學科學教研員。17年來,她投身教育事業,全心為孩子發展負責,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師德修養,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同行的認可和社會的贊譽。曾連續9年被評為北京市小學科學骨干教師,獲得2屆北京市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北京市各類科學學科競賽評比的一等獎、6屆懷柔區教師基本功一等獎及多次全能獎。
科技興,則民族興
科技強,則國家強
致敬各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們!
【END】
資料來源:懷柔科協
編輯:張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