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每個人在購物的過程中都是屬于消費者,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肯定是要合法進行維權的,具體怎么做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的詳細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一)明白自己的權利。
(相關資料圖)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主要享有以下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權和監督舉報權。
(二)不忘索要發票。
發票不僅是購物的憑證,更是消費者維權的基本證據。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發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還有保修卡、信譽卡、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警示標志等憑據,都要保管好,以備急用。
(三)牢記維權時限。
根據國家《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國家對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時間做了如下規定: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時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18種商品,如彩電、冰箱、自行車、空調、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為1至3年。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時間,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發之日起重新計算。
4、“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后的產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后5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四)運用維權渠道。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還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目前,我國受理產品質量問題的部門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企業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民法院。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消費者申訴一般應采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并載明下列事項:
(一)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
(二)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三)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
(四)申訴的日期。必要時,消費者可委托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托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后,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的相關知識,消費者一定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要通過法律武器合理維權的。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也可以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