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
并購案例的選擇
中國證監會于2002年10月8日發布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并從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文擬以新辦法實施后即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發生的上市公司收購案例為研究對象,力圖在案例的統計分析中尋找具有共性的典型特征以及一些案例的個性化特點。
一般而言,從目前發生的多數并購案例看,若以股權發生轉移的目的區分,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出于產業整合的目的進行戰略并購;二是以買殼收購為手段,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后以再融資為目的的股權變動。本文分析的重點將結合控制權轉移的途徑,側重于從收購目的即戰略并購和買殼收購入手。也就是說,本文分析的第一層次以目的為主,第二層次將途徑及其他特征綜合作分析。基于此,我們統計出共有49例并購案例,其中戰略并購30例,買殼并購19例。戰略并購類案例控制權盡管通常發生了改變,但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會發生重大改變。收購人實施收購的目的主要有:提高管理水平進行產業整合、投資進入新的產業、其他(如反收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產業資本運作的平臺、MBO等)。買殼收購類案例主要包含民營企業買殼上市和政府推動下的資產重組(重組和收購方也是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主要資產都會發生重大改變。上市公司收購案例的統計分析均來源于公開披露的信息。
戰略并購案例分析
一、并購對象的特征
1、行業特征----高度集中于制造業。按照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所有1200余家上市公司分別歸屬于22個行業大類中(由于制造業公司數量龐大,因此細分為10個子類別)。在本文研究的30個戰略并購案例分屬于其中的12個行業,行業覆蓋率達到了55%。占據前4位的行業集中了19個案例,集中度達到了63.3%,接近三分之二。
從統計結果看,戰略并購在高科技、金融、公用事業等市場普遍認為較為熱門的行業出現的頻率并不高。相反,戰略并購卻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傳統制造行業(如機械、醫藥、食品等)。在8個制造業子行業中發生的案例共有25項,占據了83.3%的比例。由此可以認為,戰略并購對象的行業特征相當顯著,有超過80%的案例集中于制造業。
如此鮮明的行業特征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到全球制造業基地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可以預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將為上市公司在制造業領域的戰略并購提供一個廣闊的舞臺。
研究表明:"制造業目前是中國經濟的中堅,但中國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過程,因此制造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由于"中國制造業市場集中度低、技術層次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具備了產業轉移所必需的條件"。因此,在實現制造業的產業轉移、產業整合的過程中,戰略并購無疑是最為快捷、有效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