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遺產繼承的案件一定有所了解,遺產繼承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考慮的事情,不論是從被繼承人的角度,還是繼承人的角度。以下就讓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帶來法院如何判遺產繼承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法院判決遺產繼承案件時需要遵守以下的規定:
【資料圖】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對于婚后繼承的財產,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如果被繼承人未指明僅歸夫或妻一方所有,則應該屬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的規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因此,對于婚后繼承的財產,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如果被繼承人未指明僅歸夫或妻一方所有,則應該屬夫妻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保護私有財產繼承權原則。根據《憲法》中“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的主體、客體、內容等事項,起到確權的作用;另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受到侵害時的法律保護措施,起到護權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
(二)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繼承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具體表現在:財產繼承權不分男女,平等享有;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不分男女,應當均等;有代位繼承權的晚輩直系親屬不分男女都有權代位繼承父或母的遺產;配偶一方死亡,繼承的一方不分男女都有權處分其所繼承的遺產,也可以在繼承遺產后自主決定再婚與否。
(三)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我國繼承法中明確規定:如果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也沒有訂立遺贈撫養協議,其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其中,對被繼承人盡義務較多的,應當多分得遺產。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以成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享有第一順序繼承權;分配遺產時,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應當先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遺贈扶養協議的扶養人如果未盡扶養義務,不得享有受遺贈的權利。上述繼承法條文內容均顯示出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
(四)養老育幼,保護弱者原則。我國繼承法中規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與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在分割遺產時,要注意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對生活有特殊困難或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予以照顧,對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應當多分遺產。
(五)互諒互讓、協商處理、充分發揮遺產效用原則。繼承法第十五條對此做了規定。這一原則要求繼承人在遺產處理的過程中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以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為基礎,公平合理地分割遺產,實現物盡其用、家庭和睦。
以上是法律快車編輯對法院如何判遺產繼承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綜上,法院對遺產繼承的判決,優先按照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最后是法定繼承,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訴,可以咨詢法律快車律師,他們會給您專業的建議。